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焦山碑林摩崖石刻保护工程启动
[ 发布时间:2019/3/6  阅读:14次]

2019年3月5日上午,焦山碑林会议室里,来自北京、四川、河北等相关文物保护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焦山摩崖石刻保护工程首次工程例会暨工程交底会。在接下来的8个月左右时间内,工程小组将对焦山所有摩崖石刻进行修复、保护等工作。

据了解,焦山摩崖石刻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区东北隅长江之中,距镇江市区约4.5公里,山顶高程海拔70.7米,周长约2000米,一九八八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江焦山摩崖石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上起六朝,下迄民国。现存石刻79块,绵延约150米。摩崖石刻内容既有抒发忧国之愤的,也有怀古颂今、寄托抱负的;既有阐述佛经教义的,也有摘录道家微言的,而更多的则是张扬个人情怀和个性的文人类作品。其中有著名的“大字之祖”六朝摩崖石刻《瘗鹤铭》、唐《金刚经偈句》以及宋米芾、贺铸、陈安民、陆游、赵孟奎、吴琚等题诗题记;明清方豪、洪亮吉、陶澎、康有为等题记。焦山摩崖石刻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同时具有相当的文学和历史研究价值。它们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方摩崖书法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但是,由于自然风化及周边环境污染的影响,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调研结果表明,摩崖石刻中宋代石刻风化剥蚀严重,元、明石刻基本模糊不清,清代以及民国石刻也已开始模糊。因此,摩崖石刻防风化保护刻不容缓。

本工程保护对象为焦山摩崖石刻文物本体,整体保护面积约720平米,总投资300余万元,计划实施周期8个月。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表面清洗、裂隙修复与修补加固、毛细水转移、表层加固与防风化保护、石刻填色等相关内容。表面清洗工作是本工程的基础工作,采用了三种物理清洗技术,即微粒子喷射清洗、饱和蒸汽清洗和低缔合度活性水清洗技术对不同污染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清洗,表层加固与防风化保护、石刻填色是工程的重点工作,采用纳米材料体系进行表层加固与防风化保护工作,采用纳米改性天然矿物颜料对部分石刻进行填色保护,达到保护与展示的需求。毛细水转移技术是本工程中引用的新技术,其目的在于通过遏制毛细水在岩石中的迁移缓解盐析与溶蚀作用对石刻造成的破坏作用。

本工程既有传统工艺与材料的使用,又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同时施工工序较多,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施工现场需按照建立现场实验室,配备一套完整的的检测评估设备和实验仪器,同时需配备足够的分析、检测及评估人员。通过各项分析、检测、评估及实验工作,对施工工艺质量及材料质量进行双向控制,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据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杨远辉介绍,这次也是江苏省首个采用此技术进行石刻文物保护的案例。

本工程的实施,将有效解决焦山摩崖石刻表面污染问题,提高文物本体强度,缓解其风化速度,提高其展示效果。将对其他地区摩崖石刻的保护工作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